
新聞資訊
打造公司的核心競爭力,成就專業的行業品牌,提供有價值的行業服務。
燃氣,作為現代家庭不可或缺的能源,像一位沉默的 “幫手”,為我們提供烹飪、取暖的便利。但如果對它缺乏了解、使用不當,這位 “幫手” 可能變成 “隱形殺手”。本文將從燃氣的基本特性講起,帶你識別日常使用中的安全隱患,掌握泄漏應急技巧,讓每一次燃氣使用都安心無憂。
一、先懂燃氣:它的 “脾氣” 決定了安全底線
要防范風險,首先得了解燃氣的 “性格”。我們家用的燃氣主要有兩種:天然氣和人工煤氣(部分地區已逐步淘汰),它們的共性和差異直接關系到安全使用。
天然氣:清潔但易燃易爆
主要成分是甲烷(占比 90% 以上),無色無味(為了便于泄漏檢測,燃氣公司會添加 “四氫噻吩”,使其散發類似 “臭雞蛋” 的氣味),比空氣輕(泄漏后會向上擴散)。
它的 “危險點” 在于:當與空氣混合濃度達到 5%-15% 時,遇到明火(哪怕是電火花)會瞬間爆炸;若在密閉空間(如封閉廚房)泄漏,濃度升高后,即使沒有明火,也可能因溫度升高(如熱水器工作)引發爆燃。
人工煤氣:需警惕中毒風險
主要成分包括一氧化碳、氫氣等,同樣添加了臭味劑,但一氧化碳是 “隱形殺手”—— 無色無味、劇毒,人體吸入后會與血紅蛋白結合,阻礙氧氣運輸,導致缺氧(輕度癥狀:頭暈、惡心;重度:昏迷、死亡)。
它比空氣輕或與空氣密度接近,泄漏后易在室內均勻擴散,既有爆炸風險,也有中毒風險(即使未爆炸,長期低濃度泄漏也可能導致慢性中毒)。
核心提醒:無論哪種燃氣,“泄漏” 都是最大隱患,而 “通風” 和 “遠離火源” 是應對泄漏的兩大核心原則。
二、隱患排查:這些 “日常細節” 可能藏著大風險
燃氣事故大多不是突然發生的,而是隱患長期積累的結果。從管線到燃氣具,從安裝到使用,每個環節都可能存在風險點,學會自查能提前規避 80% 的危險。
(一)管線與連接:藏在墻里、柜里的 “薄弱環節”
燃氣管線(包括立管、支管)和連接部位是泄漏高發區,尤其是被遮擋、不易察覺的地方。
管線本身:老化就是 “定時炸彈”
家用燃氣管主要有兩種:
金屬波紋管:壽命約 8-10 年,若表面出現破損、接口變形,或被老鼠咬破(尤其靠近櫥柜角落),可能泄漏;
橡膠軟管:壽命僅 18 個月(最長不超過 2 年),易因老化(表面開裂、變硬)、被重物碾壓(如櫥柜門擠壓)、被爐火烘烤(距離灶臺過近)出現破損。
自查方法:定期(每月一次)查看管線表面是否有裂紋、鼓包,橡膠軟管是否超過使用年限(可通過管身上的生產日期判斷),金屬波紋管接口是否松動。
連接部位:“松一點” 就可能漏
燃氣具(燃氣灶、熱水器)與管線的連接口,以及管線與墻體閥門的接口,是最容易 “出問題” 的地方:
燃氣灶下方的連接口若未擰緊,或密封圈老化,燃氣會從縫隙緩慢泄漏;
熱水器的煙道接口若松動,燃燒后的廢氣(含一氧化碳)可能倒灌回室內(尤其冬季緊閉門窗時)。
自查方法:用肥皂水(或洗潔精水)涂抹在接口處,若出現連續氣泡,說明有泄漏(切記:不可用明火檢測!)。
(二)燃氣具:超期使用等于 “帶病運行”
燃氣具是燃氣燃燒的 “終端”,其質量和使用年限直接關系安全,很多人忽視的 “超期服役” 是重大隱患。
燃氣灶:火焰異常可能是 “預警信號”
正常火焰應為藍色、穩定,若出現以下情況,需警惕:
火焰發黃、有黑煙:說明燃燒不充分,可能產生一氧化碳,需調節風門(風門在灶底,可左右撥動,直到火焰變藍);
點火后頻繁熄火:可能是熄火保護裝置故障(這是防止意外熄火后燃氣泄漏的關鍵裝置),或熱電偶(感應針)被油污覆蓋,需及時維修。
壽命提醒:國家規定燃氣灶的安全使用年限為 8 年,超期后即使能使用,內部零件(如閥體、密封圈)也已老化,泄漏風險驟增。
燃氣熱水器:安裝不當比設備本身更危險
熱水器是 “風險重災區”,尤其使用燃氣的快速熱水器,常見隱患包括:
安裝在浴室里:燃氣燃燒需要氧氣,浴室空間小、密閉,易導致缺氧和一氧化碳積聚(國家規定:直排式熱水器已禁止生產銷售,強排式、平衡式熱水器也需安裝在通風良好的非浴室空間);
煙道未伸出室外:燃燒產生的廢氣(含一氧化碳)若通過煙道排到陽臺、樓道,可能倒灌回室內;
超期使用:安全使用年限為 8 年,加熱管、密封圈老化后可能出現漏水、漏氣,同時熱交換效率下降,增加一氧化碳排放。
自查小技巧:熱水器使用時,若聞到異味(除燃氣臭味外的刺鼻味)、浴室玻璃起霧嚴重(可能是燃燒不充分),或使用后家人出現頭暈,需立即停用并聯系專業人員檢修。
(三)使用習慣:這些 “圖方便” 的行為正在埋雷
很多人覺得 “偶爾一次沒關系”,但危險往往始于僥幸。以下這些習慣看似小事,實則是 “高危操作”:
櫥柜封死燃氣表和管線
為了美觀,將燃氣表、閥門、管線包裹在密閉櫥柜里,看似整潔,卻埋下兩大隱患:
泄漏后燃氣無法擴散,在櫥柜內積聚,打開櫥柜時若遇電火花(如開燈)可能爆炸;
檢修時無法及時關閉閥門,也難以發現泄漏(氣味被封閉在柜內,不易察覺)。
正確做法:櫥柜需預留通風孔(至少兩個,上下各一個),或使用百葉門,確保空氣流通。
軟管過長、穿墻、拖地
燃氣軟管(連接燃氣灶與管線的部分)有嚴格規范:長度不得超過 2 米,不能穿墻、穿窗,不能被重物碾壓(如壓在櫥柜隔板下),更不能拖地(摩擦易導致破損)。
曾有案例:用戶為方便移動燃氣灶,使用 3 米長的軟管,軟管被來回拉扯導致接口松動,燃氣泄漏后引發爆炸。
開火時無人看管、關火后忘關總閥
煲湯、煮粥時離開廚房,一旦湯水溢出澆滅火焰,燃氣會持續泄漏;睡前、離家時忘記關閉燃氣總閥,若夜間管線接口松動泄漏,可能在密閉室內積聚到爆炸濃度。
簡單原則:“火不離人,人走火滅;離家關閥,睡前檢查”。
三、應急處理:聞到臭味、懷疑泄漏?記住 “三步法”
萬一真的發生燃氣泄漏,冷靜和正確的操作能避免災難。記住:慌亂中做錯一個動作(如開燈、打電話),可能瞬間引發爆炸。
第一步:快速判斷是否泄漏
除了聞到 “臭雞蛋味”,還有這些跡象可輔助判斷:
燃氣表指針在關閉所有燃氣具后仍緩慢轉動;
灶前連接軟管有 “嘶嘶” 的輕微漏氣聲;
涂抹肥皂水的接口處出現連續氣泡。
一旦確認或高度懷疑泄漏,立即進入應急狀態。
第二步:“關閥、通風”,絕對禁止 “火源和電器”
這是最關鍵的步驟,核心是 “切斷氣源、降低濃度、杜絕點火源”:
關閥:迅速關閉燃氣總閥(燃氣表前的閥門,順時針旋轉到底),若燃氣灶閥門未關,也一并關閉(防止繼續漏氣);
通風:打開所有門窗(但不要用抽油煙機、排風扇,這些電器運轉可能產生電火花),讓空氣對流,降低室內燃氣濃度;
禁火、禁電:絕對不能做這些事 —— 開燈、關燈(開關電火花),打電話(包括手機,信號可能引發火花),使用打火機、點煙,甚至穿脫化纖衣物(摩擦產生靜電)。
第三步:撤離并報警,專業人員來處理
完成前兩步后,立即撤離到室外安全地帶(如樓道、小區空地),遠離泄漏點(至少 10 米以上),再撥打燃氣公司搶修電話(可提前存好,如北京燃氣 96777,上海燃氣 962777)或 119。
絕對不要:在室內逗留、嘗試自行維修(如擰緊接口)、返回室內拿東西 —— 燃氣濃度未降低前,任何微小火花都可能引爆。
四、主動防范:這些 “安全升級” 措施值得做
除了日常自查和應急處理,提前做一些 “安全投資”,能大幅降低風險,相當于給家庭裝了 “雙保險”。
更換金屬波紋管
相比橡膠軟管,不銹鋼金屬波紋管壽命更長(8-10 年)、抗老化、耐磨損,不易被鼠咬,能減少接口松動和破損風險,是更安全的選擇(需請專業人員安裝,確保接口密封)。
安裝燃氣報警器
這是 “被動防御” 的關鍵設備,尤其適合老人、小孩家庭,或廚房通風條件差的戶型。
選擇具有 “熄火保護 + 泄漏報警” 功能的報警器(最好連接切斷閥,泄漏時能自動關閉燃氣),安裝位置有講究:
天然氣比空氣輕,報警器應安裝在廚房天花板下方(距離天花板 30 厘米內);
人工煤氣若含一氧化碳,需同時安裝一氧化碳報警器(安裝在距離地面 1.5 米左右,與人呼吸高度一致)。
定期請專業人員安檢
燃氣公司會定期(一般每年 1-2 次)上門免費安檢,不要拒絕或錯過 —— 專業人員能發現普通人難以察覺的隱患(如暗埋管線腐蝕、閥門內漏)。
若房屋裝修、更換燃氣具,務必請有資質的人員施工,保留好驗收憑證,避免 “無證施工” 留下隱患。
五、給新手的 “安全口訣”:簡單好記,時刻提醒
最后,用一段口訣總結核心要點,貼在廚房顯眼處,讓家人都能牢記:
“燃氣使用要通風,軟管不超兩米長;
人走火滅關閥門,表具櫥柜留空當;
臭味出現別慌張,關閥通風離廚房;
禁火禁電快報警,安全操作記心上。”
燃氣安全沒有 “小事”,但也不必過度恐慌。只要了解它的特性,規范使用、定期檢查、備好預案,就能讓燃氣始終做我們的 “安全幫手”。記住:每一次細心的檢查,都是對家人安全的守護。

咨詢熱線
17371457003
17371457003

微信咨詢

微信咨詢
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