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聞資訊
打造公司的核心競爭力,成就專業的行業品牌,提供有價值的行業服務。
工業氣體作為現代工業的重要原料,廣泛應用于生產各環節。然而,其易燃易爆、有毒有害的特性也使其儲存過程存在較高風險。為確保安全生產,避免事故發生,工業氣體的儲存必須遵循嚴格的安全規范,從選址布局到日常管理,全方位落實防范措施。
一、選址與布局:隔離風險,嚴守間距
工業氣體儲存場所應遠離火源、高溫區域及人口密集區,符合《建筑設計防火規范》要求。可燃氣體倉庫需配備可燃氣體探測器,間距不超過10米;氫氣瓶儲存間距須大于2米,與明火距離至少15米。不同性質氣體應分類存放,氧氣與乙炔等可燃氣體需隔離2米以上,避免混合反應引發爆炸。
二、容器管理:定期檢驗,杜絕隱患
氣瓶作為儲存載體,其安全性至關重要。需定期檢查瓶體外觀,杜絕裂紋、變形等缺陷;每5年進行水壓試驗,并在合格氣瓶上標注檢驗鋼印。嚴禁使用超期未檢、漆色模糊或附件損壞的氣瓶。氧氣瓶嚴禁接觸油脂,瓶閥凍結時禁用明火烘烤,以防引發燃爆。
三、環境控制:溫控防漏,杜絕靜電
儲存倉庫需保持陰涼通風,溫度不宜超過35℃,必要時采取降溫措施。液氧等低溫液體儲罐需防止劇烈蒸發,定期檢測乙炔濃度,超標時立即排空。管道及儲罐應可靠接地,防止靜電積聚;氧氣管道焊接需采用氬弧焊,并嚴格脫脂除銹,避免摩擦起火。
四、分類儲存:特性有別,措施精準
劇毒氣體(如液氯)需雙人雙鎖管理,配備應急洗消設備;溶解乙炔瓶嚴禁臥放,防止丙酮泄漏。液化氣體充裝系數不得超過0.97,永久氣體壓力誤差控制在1%以內。不同氣體管道應以鮮明漆色區分(如氧氣管道為天藍色),避免誤操作。
五、應急準備:預案先行,防患未然
儲存場所應配備滅火器、自動報警系統等消防設施,制定泄漏、火災等應急預案,定期組織演練。運輸環節需選用危化品專用車輛,氣瓶固定牢靠,避免碰撞;夏季運輸需遮陽防曬,表面溫度不得超過40℃。
工業氣體儲存安全是生產鏈條中的關鍵環節,需以技術手段與管理制度相結合,從細節處筑牢防線。唯有將規范內化為日常操作準則,才能有效防范風險,為工業發展保駕護航。

咨詢熱線
17371457003
17371457003

微信咨詢

微信咨詢

返回頂部